如果用ATP积分规则套用WTA,今年女子年终第一竟然会是……_荔枝网新闻
作为闯入决赛最多(2胜8负)、胜场最多(60场)、战胜前十次数最多(14次)的人,沃兹尼亚奇在周一的早上醒来,却发现自己只排名世界第三......上半年科贝尔持续低迷却牢牢把控球后宝座,下半年普利斯科娃、穆古拉扎先后“躺登”世界第一,而最终接管年终第一的竟是总决赛小组赛都未出线的哈勒普。就这样,WTA排名系统在持续遭到诟病中完成了本赛季的使命。
那么WTA排名系统该作何改进呢?在Elo排名系统尚待完善的情况下,tennissmash网站用更加注重精尖成绩的ATP积分规则,将现今TOP10的战绩重新进行了整合,在这套体系下,女子网坛年终前十的变化,也许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正如标题所言,最受关注的问题是,按照ATP积分规则换算后,年终桂冠会花落谁家?答案竟然是↓↓↓
没错,正是沃兹尼亚奇。按照ATP的积分体系,丹麦人超越了目前的世界前二哈勒普、穆古拉扎,跃升至年终第一。
与此同时,斯维托丽娜与大威交换位置,而现世界排名第13位的斯蒂芬斯,则进入了年终前十。(具体榜单见下文)
首先,我们先来科普一下ATP的积分规则。一名球员的年终积分包含了:四项大满贯赛事、八项强制参加的ATP1000大师赛、年终总决赛,以及其他六项表现最好的赛事(下文均用“Best Six”代称),可以来自于500赛、250赛或是挑战赛和希望赛。
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前一年位居年终TOP30的球员,在第二年时,他必须参加至少四站ATP500赛事,如果数量不足,则将被记为强制0分。对于TOP20球员,WTA倒没有这么多强制性要求,在其积分体系中,强制项包含四大满贯、四大皇冠,以及两站积分最高的超五赛事。
两套积分体系的差异,集中体现在较低轮次获得的积分上。从亚军开始逐渐显露,女网的大满贯亚军可获得1300分,而男子只有1200分入账。其他具体轮次可通过下表进行对照,总体上讲,在轮次相同的情况下,女球员在赛事前期所获的积分相对较多。
(1)大满贯一一对应
(2)WTA年终总决赛对应ATP年终总决赛
(3)WTA的四项皇冠赛事和五项超五赛,对应ATP的九项大师赛。
(4)“Best Six”中,WTA的顶级赛和国际赛分别对应ATP的500赛和250赛。
在此我们假定九项大师赛全部为强制赛事,因为WTA的九站皇冠、超五赛中,并不存在像蒙特卡洛大师赛这样的“非强制”赛事。同时,珠海精英赛的积分也排除在外,因为ATP并没有对应的赛事。这样处理后,“年终总决赛”也真正的成为了为全年画上句号的终点站。
需要注意的是,表格中的黄色标记,代表她们上一年度并没有以TOP30结束赛季,因此并不需要考虑是否有参加满四站顶级赛事。
当然,细化到具体赛事,两套体系中最显著的差异,则体现在年终总决赛的分数配置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沃兹尼亚奇能借此反超哈勒普和穆古拉扎。在ATP年终总决赛中,全胜夺冠最多可获得1500分——小组赛每场胜利200分、半决赛胜出加上400分、赢得冠军再加上500分。
与此同时,如果一名球员在小组赛中三战尽墨,他将无法从伦敦带走一个积分。然而在新加坡呢?就算你在小组赛连输三场,也至少能收获375分,这甚至高过了一项ATP250赛或是WTA国际赛的冠军积分。
这一点也是许多人认为亟待调整的地方。日前,当被问及有关女网争夺年终第一的问题时,费德勒也提到了这一点:“我是最近才知道,在女子的总决赛中输球也可以获得积分,这在男网是不存在的。说实话有点奇怪,但我也可以理解,毕竟能取得这项赛事的资格,已经足够不易了。”
事实上,在这套体系下,也正是总决赛这一站的积分,左右了年终第一的归属。在WTA的排名体系中,小组赛2胜1负的沃兹尼亚奇最终斩获了1375分,小组赛1胜2负的哈勒普和穆古拉扎,则拿到了500分。
相比之下,在ATP的排名系统中,沃兹尼亚奇最终获得了1300分,哈勒普和穆古拉扎则只有200分入账。由此,积分差距也拉大到了1100分,比在WTA体系下的875分差距,多出了225分。不要小看这225分,因为在现有的WTA排名中,丹麦人距离世界第一也只有160分。
而哈勒普之所以会跌至第三,其中的一点原因在于,换算过后法网亚军的积分直接减少了100分,而在现有的WTA排名中,哈勒普领先穆古拉扎的优势仅有四十分。
优化总决赛积分规则、拉大每一轮次间的积分差距......在你看来,WTA的积分规则,还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环节,又或者,这一套系统真的需要改善么?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angkeke.com/post/11008.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