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还应涵盖各投资主题下评估收购目标的关键标准(如规模、增长、利润率、地域、产品组合等)

admin 阅读:104 2024-01-31 04:31:42 评论:0

  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并购可以采用以下五步法,确保持续获得并有效捕捉有吸引力的并购机会。

  1. 在并购蓝图中勾画具有吸引力的交易轮廓,但不用过度苛求细节

  一份设计得当的并购蓝图应符合公司战略,而非改造公司战略。蓝图应包含两到三个投资主题,能够清晰阐释如何通过并购支持或加速公司战略的实施,以及如何实现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蓝图还应涵盖各投资主题下评估收购目标的关键标准(如规模、增长、利润率、地域、产品组合等),有效指导企业甄选目标并优先排序。另外还应明确可投资资金的规模和使用原则,以及每个投资主题所对应的业务负责人和对口负责高管。

  2. 主动出击,积极响应,每年创建一份至少涵盖50到100个潜在标的的并购长名单

  与中国国内并购交易不同,海外成熟市场的多数标的公司具备高质量的财务和运营信息透明度,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系统性筛选和评估,主动出击。鉴于多数国内企业高管和业务负责人的海外业务网络有限,响应式寻源方式主要依靠外部顾问。然而,过度依赖单一的交易来源往往存在着风险隐患,因此必须通过内外部渠道结合的方式,加深行业触角,有效获取并充分校验标的公司信息。

  3. 建立统一标准,每年深度评估10到15个优选标的

  许多中国投资者都要求开展可行性研究或预先尽职调查(Pre-DD),但很多时候这项工作沦于形式,商业价值有限,变成海外并购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企业出海而言,预先尽职调查其实是并购中最关键的环节,对于合理分配高管经理和利用组织资源尤其重要。用一个标准的、简单易读的报告模板,每年对至少10到15个优选标的进行预先尽调,快速掌握财务、业务、战略、盈利模式、客户、产品、渠道、管理、人事等关键信息,并高阶估算并购后的价值创造潜力,有助于企业对大多数标的做出“投或不投”的高效决策。

  4. 对重点标的开展严格正式的尽职调查,着重论证价值创造逻辑与文化整合可行性

  尽管可以借助聘请外部顾问开展正式的财务、法务、商业和运营尽调,但收购方自身必须有务实可行且具有明确价值创造逻辑的商业计划,且最好与相关的业务负责人达成一致并获得其正式背书。对中国买方而言,同样重要的是在尽调过程中充分了解标的公司的文化基因,并评估双方核心领导团队是否具备信任和共识,能够在整合过程中产生好的“化学反应”。鉴于标的公司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全面更换,即使是在全资收购的情况下,中国买方在评估项目时也应抱有“合伙人心态”,做好与标的团队在一段时间内共同进退的准备。

  5. 交易执行与整合规划应并行迭代推进,切忌为了完成交易而将二者完全割裂

  在谈判期间,敏锐的中国买方应紧盯并购价值创造潜力,同步制定协同效益实现和标的公司业绩提升目标。过程中需要动员公司更大范围的参与,并开展多轮业务规划会议。这样做不仅能就价值创造计划凝聚共识,也能在整合前与标的团队充分沟通,促进双方的理解、信任和团结。此外,公司领导应投入充足时间与标的公司高层讨论企业文化、管理层预期和公司治理机制等关键事宜。在企业联姻成功的案例之中,高层领导之间的相互欣赏及个人信任也极为关键,切忌一味图快,急于求成。

  为了践行系统化并购方法,中国企业需要采用敏捷的运营模式,一方面最大化提升执行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交易质量。在实践中,可以因地制宜的组合运用以下三种组织模式:CEO/CFO频繁互动与快速决策、建立专职而精简的企业发展团队、动员更广泛的组织资源,开展尽职调查,制定并购后整合规划。

   

蓝图还应涵盖各投资主题下评估收购目标的关键标准(如规模、增长、利润率、地域、产品组合等)
蓝图还应涵盖各投资主题下评估收购目标的关键标准(如规模、增长、利润率、地域、产品组合等)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angkeke.com/post/477.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