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风雨辉煌路 气象强国新征程——发展历程-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admin 阅读:64 2024-04-07 04:28:45 评论:0
七秩风雨辉煌路 气象强国新征程——发展历程-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一代代气象人继往开来、顽强拼搏,气象事业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康为根本任务,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70年砥砺前行,气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向决策、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气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气象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发展历程

  新中国气象事业与国家建设发展同频共振、同行共进,国家建设发展为气象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生机和动力,气象事业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和保障。在新中国70年来极不平凡的发展过程中,气象事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气象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现代化程度、国际地位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中国气象事业大体划分为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创新理念、高质量发展三个时期。

  艰苦奋斗 创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气象事业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探测网点十分稀疏,各级气象部门克服人员、物资、经费、技术等各种困难,大力进行台站网建设,大幅扩大台站网的规模。1953年4月,毛泽东同志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随后气象部门从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气象工作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经济建设服务,天气预报也通过报纸、电台公开向人民群众发布。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气象部门提出“依靠全党全民办气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组成全国气象服务网”的方针。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气象事业发展经历曲折,但广大气象人排除干扰、坚守岗位,在一些领域仍然得到发展,如坚持加强天气雷达研制生产,全面开展研制我国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等。到80年代初,初步建成全国天气雷达网。

  气象事业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基础业务建设和预报服务上,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 快速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战略转移的部署,集中精力抓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981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2年,气象部门实行“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建立起更加符合部门实际和业务特点的管理体制。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正式实施。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气象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进入21世纪以来,气象部门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积极推进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大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取得历史性突破。

  气象事业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业务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上,推动气象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新理念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理念更新和方式转变,推动气象事业由快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2014年,国家发改委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2014年,《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印发。2015年,《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 年)》印发。2017年,根据国家推进一系列重大战略的要求,开展了气象服务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一带一路”建设等四大专项设计,出台系列指导意见和规划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2035年以及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气象强国的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2018年,组织开展了涉及重点领域改革、核心技术攻关等内容的五大调研。2019年,研究启动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等六大改革发展任务。

  气象事业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气象改革创新上,推动气象事业在新时代实现了新发展。(文字来源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纪念文章》)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9年12月10日三版 责任编辑:张林)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angkeke.com/post/4002.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