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景会通过一个打斗场面从钢架上升到发射台上
《毒液:致命守护者》上映至今,已蝉联6天单日票房冠军,内地票房直逼10亿元大关,全球总票房亦突破7亿美元。另外,在口碑方面,猫眼评分9.4,豆瓣分7.4,这部暗黑系超英电影票房口碑表现均超出期待。访问三文娱网站http://3wyu.com查看产业必读文章
作者:饼干 Frances
《毒液:致命守护者》上映至今,已蝉联6天单日票房冠军,内地票房直逼10亿元大关,全球总票房亦突破7亿美元。另外,在口碑方面,猫眼评分9.4,豆瓣分7.4,这部暗黑系超英电影票房口碑表现均超出期待。
《毒液》拥有汤姆·哈迪、米歇尔·威廉姆斯、里兹·阿迈德等实力演员助阵,剧情也一改原作的灰暗氛围,诙谐了一把,变成了一场双“loser”的有爱联合,满嘴獠牙的暗黑系英雄摇身一变,成了众人眼里的“吃货忠犬”。
yoogamedoodle绘制同人
不过,出色的超英电影总是离不开酷炫特效的加持,《毒液》的特效尤为出彩,浑身触须的黏答答英雄“毒液”,街头的暴走追击以及火箭发射台上的最后一战都引燃了影片的节奏。
《毒液》特地请来了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特效奖的Paul Franklin担任特效总监,这位大师曾操刀《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蝙蝠侠》等巨制影片,这次也不负期待,呈上了极致的观感。
毒液特效制作
特效总监Paul Franklin与概念设计师Paolo Giandoso(蚁人、钢铁侠3)一起聊了会儿毒液的特效艺术设计,和小酱一起来看看毒液的诞生吧~
下文译自credit采访。
1.寄生体外形设计
首先,特效公司DNEG敲定了“有机生命共生体”的形象,一团有触须的,类似变形虫一样的生物。
“寄生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我们想要它们有固定的属性”, Paul Franklin说。
“我们想把它们塑造成一种令人害怕的捕食者形象。我们参考了黏液菌、水母、延时拍摄的变形虫。动画组设计了一个装置模拟这一团‘寄生体’的动态,特效组负责模拟表面的软组织。”
设计毒液触须的时候最主要的参考,一是海洋生物,二是参考了网上对“非牛顿”流体的科学定义。而特效组在这基础上再加上一层黏液的动态,来丰富饱满这个效果。
他们开发了一种动画绑定系统,动画艺术家可以通过系统控制“寄生体”,使其不断进行变化,也可以进行运动与攀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发生变形。
在“寄生体”袭击哈迪之后,他慢慢掌控主动权,在他公寓的打斗中,他伸出了触手。这个效果是由真实拍摄和特效后期共同完成的,人型的“毒液”全部是动画制作。
2.毒液面部设计
“虽然‘毒液’的脸非常夸张可怖,但是漫画中没有过多的描述,”Paul Franklin说, “我们提取了漫画的精髓部分,将‘毒液’的形象落实到一个真实的、影视中的世界中。在漫画中,他可以随意伸缩他的牙齿、舌头还有下颌的大小。”
因此DNEG的模型是灵活的,这些模型可以让‘毒液’的头部大小和牙齿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开关他的嘴巴。
“当然,还有‘毒液’关键的舌头。如果每时每刻都让它露在外面就会太戏剧化,而且让他说话也会有些困难,参考了电影明星Jack Palanc和Clint Eastwood有时候需要咬着牙说话的演技。我们有一个复杂的系统来给舌头做动画效果,与其让舌头一直露在外面,我们采用了只是强调的时候才露舌头,这样让舌头更加有震慑力。”
概念设计师Paolo Giandoso说,“毒液最吸引我的特点就是他走到哪里就淌到哪里的口水。我在设计这个毒液概念形象的时候,什么时候都不忘这个特点,我参考了自然中的捕食者形象,如鲨鱼、蛇等,来优化这个设定,让‘毒液’更加真实。”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用它的眼睛表达情绪。他的眼睛是像虎鲸一样嵌在脸上。我们很早就发现,‘毒液’是没有瞳孔的,这就很难表现他在看哪里。这给我们造成一定困难。”
3.毒液的造型设计
汤姆完美地饰演了艾迪·布洛克这个角色。他的动作和肢体语言是视觉效果工作的核心——他的举止、他的肩膀转动等等。动画制作组放大了他的动作,将超级英雄毒液的动作建立在演员动作的基础上。
汤老师的无实物表演
毒液比汤老师高21英寸,于是制作方找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替身,身高6.7英尺,他会头戴一个装有视线捕捉的头盔在头上,制作方将装置设置在7.6英尺,用有两台Canon 5D Mk III的无限摄像机拍摄,由此提供毒液动态的参考。
艾迪第一次变身毒液是在一场高速公路的追击战斗中。当反派嘲讽他时,我们可以看见毒液从艾迪的身体中出来,修复了他身上的伤。
“我们用了很久来追踪汤姆的身型,甚至精准到他衣服的褶皱,然后我们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线形模型来模拟他身上的黏液。特效组控制黏液的流动,制造了一个黏液从艾迪衣服里渗透出来的效果,然后才有了变身的镜头。”
“手臂和腿是由汤姆模拟而来。为了完成这个变身,我们围绕着汤姆的身体用了很多层虚拟特效。我们不能只是让毒液的外表看起来像一个顶在头上的潜水紧身服,所以我们将特效再加一层扭曲的效果,然后逐个将牙齿的动态制造出来,以混淆视觉。所以观众通常看不出来在变身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4.毒液与暴乱的最后一战
DNEG公司的概念设计师Paolo Giandoso着重聊到了最后一战。“我制作了158个画面给这个场景,而导演和特效总监都对此反响不错。我认为概念图比视觉预览更有表达力,我画的时候可以夸张地展现“寄生体”的伸展、撕裂、变形等。我在这种半现实的风格中展现动态,可以体会到很多乐趣。”
水墨风《毒液》海报
不仅是汤姆饰演的超级英雄“毒液”,他们还要为比“毒液”更强大的敌人“暴乱” 制作特效。
“我们必须传达这样一个概念,“毒液”是弱势的那一方,”DNEG的视觉效果总监Paul Franklin说到。
毒液的外形是黝黑油滑的,和‘暴乱’的冷冰冰的金属外形区别开来。“暴乱”应该是毒液的一个更加黑暗、野性化身,是毒液的黑暗面的一面镜子。
“毒液”就已经有7.6英寸高,体重500磅,还有巨大的爪子,而‘暴乱’比他还高一英寸,体重也将近两倍,还有更凶猛危险的爪子,有点类似黑曜石匕首。所以‘暴乱’的形象更为夸张骇人。”
“暴乱”也有着类似毒液的装置来控制脸部动作,但是用到的特效少一些。他脸上没有黏液。但是“暴乱”有独立的外形预设和特效,这让他能扔出一把刀,一把斧头,或是一个满是铁钉的铁链球,但这些都是一次性的。
电影结局的火箭发射台一战,Ruben Fleischer(僵尸之地导演)将节奏控制得十分连贯,让后期视效的插入十分自然。
“我们先把前期设备都设置好之后,这个场景会通过一个打斗场面从钢架上升到发射台上,”Franklin说,“首先,‘暴乱’用斧头袭击‘毒液’,而后者用触须攻击前者。当‘暴乱’将‘毒液’踢到甲板上的时候,DNEG的第二个动画场景就随之衔接上了。”
“我们联想到了‘寄生体’的流动性这一特性,我们想到‘毒液’想占领‘暴乱’的宿主,所以你可以看到两个“寄生体”在打斗中的纠缠,和在这场漩涡中显形的两个人类身影,你能从中看到两场战斗,而这早在原始寄生体的实验中就有所铺垫,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一点,将具有寄生体特性的战争放在这个场景中。”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更多精彩内容,
请持续关注「动画酱」
![这个场景会通过一个打斗场面从钢架上升到发射台上 这个场景会通过一个打斗场面从钢架上升到发射台上](https://liangkeke.com/zb_users/upload/2024/03/202403051709624173867001.jpg)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angkeke.com/post/2246.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https://liangkeke.com/zb_users/theme/ydlinuxse/include/avator/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