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给予KP(波神名字缩写)一些尊重
摘要:大个的悖论!(欢迎关注空口有评NBA)
撰文|空空&编辑|雯雯
篮球还是那个篮球,但比赛已不是那个比赛。
和很多东西一样,篮球也在不断进化,从空哥看球起,三角进攻、双塔战术、跑轰战术、魔球理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进攻神话。
在一个时代被奉若圣经的战术,放在另一个时代,可能就是老掉牙的古董。
菲尔-杰克逊的“三角进攻”,曾为公牛带来6冠,帮湖人5次打下江山,但如今,“三角进攻”早已淡出江湖。
“现在谁还打三角进攻?还有人看到有谁在打吗?有的话请举手,因为我想看看你是谁,因为我没见过,因为这种进攻,已经随着菲尔-杰克逊的退役而绝迹了。”
“他是个三角进攻的天才和大师,但听着,我们得向这战术告别了。”
说到这个话题,独行侠主教练里克-卡莱尔有些激动,他想让大家知道,三角进攻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其中就包括他如今的爱徒波尔津吉斯。
卡莱尔还对一件事很不满,那就是人们老是揪着波神的身高不放,认为他这么高的个,不应该老是飘在外头打。
“我们应该给予KP(波神名字缩写)一些尊重,尊重他本来的样子,他一直打得不错,所以不要只是因为他身高7尺3寸,就批评他。”
都说篮球是属于巨人的运动,在这项运动中,身高是球员的生命线,如果按这个理论,2米21的波尔津吉斯,简直就是为篮球而生的。
也许你会觉得很荒谬,但在篮球场上,身高既是波神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当年亲自选中他的杰克逊,曾有过这样的评价。
“像肖恩-布莱德利(2米29的小牛前中锋)那样,就这项运动而言,KP可以说过高了。”
“我的意思是,他的核心力量可能永远都不够,他也没法把重心降得足够低,去抵挡那些篮板健将和突破者的冲击。”
其实不光防守如此,他在进攻时,同样要吃高重心的亏。
按照美国专业数据网站Second Spectrum的分析,今年,同联盟擅长背打的那些内线比,波神不管是接球位置、出手位置还是突进的距离,都位列倒数。
也就是说,波神尽管身高过人,但因为他重心高、力量有限,实战中很难持球接近篮筐。
尽管波神面对绝大多数对手,都有身高优势,能直接干拔跳投,但问题是,如果他既没法靠着块头硬吃进去,又过不掉对手的话,他就只能在禁区边缘迎着防守强投,这样的效率并不见得有多高。
在本赛季62位至少打过15场比赛、场均背打超过1次的球员中,波神的背打效率是最低的,每回合只能得到可怜的0.57分,作为对比,恩比德每次背打平均能得到1.14分,是波神的两倍。
而背打效率低,并不是卡莱尔把波神摆到三分线外唯一的原因。
“背打不再是个好选择,根本就是不是,即便对一个7尺3寸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背打的价值其实不高。”
“我们的数据很明显,当他在三分线外拉开空间时,我们的进攻效率变得很不错,如果有人窝在篮下,我们的进攻效率就会大减。”
同波神相比,雄鹿中锋布鲁克-洛佩兹的背打技术要好许多,每回合能得到1.02分,在前文提到的62名低位球员中排名第11位。
但即便是这样,雄鹿还是选择把他摆在三分线外当高炮台,这一点和独行侠对波神的使用很像。
把中锋拉到外头去,按理说,应该对球队内线得分不利,但事实却恰好相反。
尽管独行侠在限制区内出手不多(场均24.7次,联盟第29位),但他们和场均出手30.2次(联盟第8位)雄鹿一样,篮下终结效率(命中率67.3%)并列联盟第二。
究其原因,是有投射能力的小洛和波神,成功拉开了空间,为队友冲击篮下创造了条件。
雄鹿拥有联盟身体素质最变态的字母哥,独行侠的东契奇虽然没有这种身体天赋,但同样非常善于利用空间做文章。
其实单论三分和真实命中率,波神(三分34.3%,真实51%)和大洛(三分30.8%,真实52.7%)
并不高,他们也往往不是球队进攻的终结点。
但支在外线的他们,确实让对方很难受:你不让内线跟出去吧,其他人干扰不到他们投篮,他们真能进;你让内线出去吧,篮下屏障又没了。
每场比赛,他们可能也扔不进几个三分,但他们创造出来的那些许额外空间,造成对方护筐者的些许迟疑,对于瞬息万变的NBA比赛来说,或许就足以左右胜利的天平。
谁说大个就非得往篮下怼?
本文为空口有评NBA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并只允许微信公众号转载,不可发在其他渠道,违者必究。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angkeke.com/post/2181.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