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几年里公开场合没有被看到亲自下场参与任何球局
例如十字韧带,膝软骨,半月板与各种肌肉问题等
会,最近关于篮球跟腱撕裂的中文文章很多,推荐看看。运动伤害会是终身的心理问题
当然会,比如国足第一个归化球员李可,足底神经受伤之后,不仅没法上场比赛,甚至走路都费劲,做好几回手术还没好呢。
其他运动也一样,我们身边最惨痛的例子比如桑兰和汤淼
我十几岁的时候,在比赛里脚踝受过不算轻的伤。之后,凡是阴天下雨气温降低天气变化之前,脚踝都会剧痛,走路都受到影响,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天气预报。
所以,那些职业运动员,他们忍受的伤痛恐怕已经是常态了。
职业运动员,意味着他们在身体还未发育定型前就开始经历大运动量的专业训练,并且持续十几二十年,对身体是必然有伤害的。
大的伤病会带来更大的伤害,这并不等于一直保持健康出战对身体就没有不可逆的影响。
借用两张图来个直观感受:
篮球运动员詹姆斯的。
足球运动员梅西的。
这二位已经是各自行业里几乎铁人般的存在了,职业生涯都有近二十年,应该是没有一次重大伤病(伤缺超过6个月),依然给自己的身体留下了瞎眼可见的不可逆的影响。
职业篮球级别的强度,大量的急停变向急起跑跳落地,给韧带、软组织、关节甚至骨骼带来的冲击都是可怕的,那些所谓的大伤实际就是超出了身体承受能力。韧带的受伤会影响横移、变向速率,漫长的恢复期会让肌肉组织退化并带走相应的爆发力,软组织比如半月板的损伤在步入中老年后会变成每一次弯曲膝盖时针扎一样的痛感,那些急于复出直接摘掉半月板的更是之后只要走动就是骨头磨骨头,你很难看到他们弯曲膝盖,因为真的疼。
在运动医学还没有那么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过腿部大伤的,退役后基本不太可能正常行走,印象中最典型的,是麦克海尔永远是一条腿笔直用身体拖着那样的走姿和发力方式。
即便到了新世纪,比如我们中国篮球的骄傲姚明,未满30就早早退役,也是脚在经历多次手术后,实在无法再支撑职业体育比赛的强度,“本次手术的方案首先是对姚明左脚的舟骨进行植骨治疗,而后对姚明左脚的足弓进行调整,以减小由于姚明过高的足弓而造成的舟骨过度承压”,这是他为职业生涯作的最后一搏的那次手术内容的描述,打若干钢钉,再把足弓那儿削去一块,这残忍度我不愿去细想。但这样的足部再造后姚明也就坚持了五场,因为在手术时美利坚的医生说了句良心话,再伤就退役吧,不然下半辈子,离不开轮椅了。这也是为什么姚明明明那么年轻就离开职业篮球,这十几年里公开场合没有被看到亲自下场参与任何球局,至多也就是在视察中国男篮训练时罚了那么几个篮,脚都不带离地的。
哪怕不经历大伤,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后遗症。
“英国学者最近公布一份研究,指职业足球员踏入65岁之后,脑部的健康状况很有可能比一般人较差。《卫报》报道,有关研究由东英吉利亚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School of Health Science)的运动脑震荡专家格雷(Michael Grey)等学者领导进行,他们找出75名参与者,包括前职业足球员,来自诺维奇的Iwan Roberts及Jeremy Goss、水晶宫的Mark Bright,以及非足球员,分析他们的脑部功能。”还有更多足球运动员没活到65呢,步入中老年后被各种眩晕感、头痛困扰。
职业运动员实际都是在牺牲健康娱乐大众,任何高回报总是有其原因的。
所以如果选择走职业体育道路,伤病一定是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一定比常人多得多,年轻时我们怎么折腾身体,上了年纪后身体就会怎么折腾我们的,这一点并不会因为你坚持运动就例外,只会适得其反。
对一般人来说,警示意义就是运动要适度,运动并不一定等于健康,只有科学指导下适量的运动才是真正的善待身体。
运动员在生涯中遭遇伤病,退役后是会造成影响的,而且影响还特别巨大。曾经阿根廷足球巨星巴蒂斯图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自己退役之后的生活,17年的足球职业生涯摧残让他特别痛苦。
他是这么说的: “退役后,我有一段时间几乎无法走路,我的卧室距离卫生间只有10米,但我却没有足够的力量从床上爬起来走过去。于是我找到名医阿凡兹,那时候我已无法忍受脚踝的剧痛,直接要求医生把我的双腿截肢。我了解到皮斯托瑞斯(南非著名残疾田径选手,刀锋战士,双腿膝盖以下都被截肢)的情况,认定那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不过医生没有这么做,他跟巴蒂说不用这样,手术还是可以的。虽然无法恢复到百分之百的状态,但是正常生活没有问题。经过手术,巴蒂恢复了健康,慢慢地从伤病中恢复了过来。原来瘦得跟皮包骨一样,也在逐渐地调养中恢复了状态,情况逐渐好转。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对巴蒂的伤病也是揪心不已,原来我踢球的时候受过伤,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恢复过来,很理解他遭遇伤病之后的过程。
而在排球界,让我最痛心的一名运动员是汤淼。当年我特别喜欢他在球场上的表现,没受伤以前,他是中国男排的主力,也是很有希望的新星。后排进攻和一号位进攻得分是他的拿手好戏,跳发球点高、力量大,有欧洲球员的风范。
然而后来发生了一次意外,热身活动柔韧练习中头部着地摔成重伤,胸腹部以下没有知觉,后来被确诊为颈六椎爆裂性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彻底瘫痪。
瘫痪之后,汤淼就开始了长期的康复训练之路。早上起来做下肢锻炼,腰上绑起腰带,坐在轮椅上,包括坐起、站力床、站柜等手段。下午训练课练上肢,练握力,练精细动作,包括右手指的被动活动。一方面防止肌肉萎缩,另一方面增强肌肉力量,直至某些部位的感觉恢复。
虽然是简单的重复运动,且是在康复师的帮助下做着很难完成的动作,但是他很清楚,要是不进行恢复训练,以后的人生中可能就完了,没有健全的身体,将很难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
篮球方面,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去年接受专访的时候,有记者问他伤病的情况,他也表示常年的NBA征战已让他有了伤病的后遗症,脚踝、膝盖耗损都特别严重,稍微天气变化大一点,还有剧烈运动,他都会感到特别疼痛。
身材胖了,想要去运动,可是却使不上劲,稍微运动量大点就会导致身体的疲惫,无法长期坚持。
训练师看到姚明的身体情况,也不免感叹,只能安排水下的训练,让他获得康复,逐步通过饮食减重还有科学的方式来达到减缓伤病疼痛的过程。
现在大家看到姚明很胖,会说他为什么不锻炼减肥,原因的话是在这里。他不是不想减,是身体不允许他像普通人那样去运动,所以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谈到中国足球,他也表露过这样的担忧,说中国足球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很大程度也有伤病保障体系的缘故。许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踢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寿命短、留下的伤病过多,要是踢不了球了,留下一堆后遗症,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谁来保障?这是很多人担心的地方。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姚明那样,能打出名堂,大多数球员都是普通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法出名,留下伤病的隐患,人的一生就会废了。
只要是运动员,伤病都是无法避免的话题,人毕竟不是钢铁之躯,再有强大的天赋,都无法避开病痛所带来的折磨,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这也是辉煌背后需要承受的代价吧。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angkeke.com/post/115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